評遼報批“呲必中國”引激烈爭論
  遼寧日報11月14日發表題為“大學老師,請不要這樣講中國”的公開信,根據該報編輯部對一些大學授課情況兩個多月的調查,批評大學課堂上教師“呲必中國”的現象。公開信指出,一些文科教師把中國當做了負面典型的案例庫,並把個人生活的不如意和牢騷帶到課堂上。“談到好的,都是外國的,不好的,都是中國的”,其結果“讓同學們感到心情很灰暗”。
  遼報的報道激起巨大反響,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論戰迅速在互聯網上蔓延開來。其中反對者從行業道德到事實細節各個層面質疑遼報,稱該報對高校的調查形同“文化特務和間諜之行”,這一報道是“抓右派”的先聲等。這樣的口氣還真有點讓人聯想起“路線鬥爭”。
  中國最好還是別往那樣的方向走。讓我們跳出這些激烈語氣業已導致的種種後果,包括陣營感、站隊的壓力等等,來梳理一下事實本身,看看我們身邊的大學課堂里究竟發生了什麼,輿論場圍繞它爭論的又是什麼。
  先說“呲必中國”現象,它在大學課堂里有嗎?普遍嗎?要說它有,這是肯定的。但對它的普遍和嚴重程度,大概存在爭論。很多人的經驗是,這種現象在大學里的確不是個別的,如果它屬於高校管理應當糾正的範疇,那麼目前這些問題的積累顯然達到了有必要干預的程度。
  接下來的問題是,“呲必中國”是應當糾正的現象嗎?我們認為,所有人有批評國家的權利,包括大學教師。但同時,大學教師的授課言論應當有政治和道德底線,這個原則需要堅守。值得指出的是,在所有國家,大學教師課堂上“言論自由”受到的限制都要高於該社會的平均水平。歐美大學教師如果在課堂上宣揚與主流社會高度對立的價值觀,往往會導致很嚴重的麻煩。
  遼報觸發這個問題,應當說在時下是有意義的。它遭到不少反對聲,反映了輿論場在這方面的高度在意和敏感。我們相信遼報報道這麼複雜的現象,肯定有瑕疵。當各路反對者以“人肉”的態度圍攻遼報時,就更不會一無所獲了。怎麼看遼報報道,除了評價它的客觀性和準確度以外,還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人們對“呲必中國”現象本身的態度。
  不能不說,圍繞這個問題中國社會遠未形成共識。“愛中國就應當罵它”,“愛之深所以恨之切”,這些說法是一些自由派知識分子的核心主張之一。它影響了一些人,在高校圈裡的流傳更廣泛些。自由派主張不對批評中國做任何限制就是言論自由的底線,而言論自由是高校學術自由的最低形式。
  必須指出,這些主張與中國現實的國家政治路線和高校治理原則都嚴重矛盾。官方媒體如何把這個問題講清楚,以及如何得到高校大多數教師的理解值得商榷,但把它指出來卻很必要,而且解決這個問題,早晚都將是高校治理的一項繞不開的 工作。
  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的主流表現是值得肯定的,一些教師在課堂上的信口表達,他們參與學術探討的不成熟觀點,與他們對國家主流價值和發展趨勢的根本態度也應做區分。但是高校的問題應及時指出,而且它們的深層社會原因尤須進一步挖掘。高校課堂很像是中國一些思想問題的出發點,但實際上,它們肯定不是那些問題的真正源頭,它們更像是那些問題的碼頭或轉運站。解決高校的問題一定要從關心、團結廣大教職工的角度出發,那樣的話,對立面就會因為縮得很小而彰顯出來,再難偽裝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x99zxnq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