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在線消息:3月9日10時30分,兩會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二層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。全國政協常委、民進中央副主席、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,全國政協常委、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、中國科協副主席、中國氣象局原局長秦大河,全國政協常委、副秘書長、提關鍵字案委員會副主任、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徐輝,全國政協委員、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、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,全國政協委員、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就“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”相關問題答記者問。
  [婚禮顧問推薦中國文化報和中國文化傳媒網記者]:
  請問馮委員,您長期致力於文化遺產保護和古村落的保護,我想請問,大量散落民間的民族文化遺產現狀怎麼樣,應該如何固態硬碟原理保護?謝謝。
  [馮驥才]:
  其實你關心的問題也是我特別關心的,我對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是憂大於喜,我是心懷憂慮。一方面,黨和國家對傳統村落、對傳統文化的重要性,在一個民族特別是時代轉型時間精神文化傳承的重要性,對這一點是完全清醒的,網路行銷而且保護的態度是堅定不移的,這個沒有問題。如果從正面講它的成績,最近十多年來,我們的成績有幾個方面:一是人大公佈了非遺法,二是有了法律保護,三是國家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國家對於自己的文化家底基本清楚了。因為我參加了這個工作。從2006年建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,到現在已經審了3批,國家一級的名錄有1219項,省一級的名錄有8500項。世界都沒有這麼燦爛、多樣的文化遺產,韓國才100多項。我們不是跟他們比數量多少,我們民族多樣、地域板塊眾多、地理環境不同,形成了文化多樣性,在世界上我們真是可以非常自豪、可以非常自誇,有這樣的文化。
  [馮驥才]:
  但是這個文化全面瀕危,所以我們現在緊急搶救、清理家底。在2010年的時候,我在《人民日報》寫了一篇文章,我說,現在可以說我們對中華民族文化家底基本清楚了,每個縣有什麼文化我們基本知道了。這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,對整個大地上的文化進行全面的梳理和清點。我們知識界發動民間遺產普查,現在做了12年。舉一個例子,上一個月我們公佈了,對民間口頭文學,大家都知道中國文獻史的第一部是《詩經》,所有的精英、精華的文學創作都和民間文學分不開,比如民間戲劇和曲藝,我們的口頭之學是他們的之源之本,是我們文化的核心,是我們民族自律的一個工具,也是我們審美的載體。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精神的一個汽車貸款表現、一個象徵。所以,我們對中華民族的史詩、敘事詩、神話、故事、歌謠、傳說、諺語、歇後語、說唱、小戲等整個文字的整理,通過漢王科技公司輸入電腦,我們做了幾十年的調查,從田野,因為一個民族文學就兩部:一個是精英創造的,文字寫下來的圖書傳播的;還有一種是口頭流傳的,但是在口頭上一旦不說就消失了,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容易消失的就是口頭文學,特別是城鎮化過程當中。但是文學又那麼重要,很多少數民族的歷史實際是保存在這個民族的史詩上,就像古希腊羅馬故事一樣。
  [馮驥才]:
  這些多樣的民間文學通過漢王數據庫輸入電腦的是8億8千7百萬字,第二期準備用3年完成4億字,總共12億字,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學數據庫。我曾經呼籲過,一定要出版,出版8億字要出5000冊,一定要把5000冊送回來,一定要送到美國國會圖書館和大英博物館、法國國立圖書館,看一看中國文化的原創,看一看中國文化的分量,這才是中國文化“走出去”。 我們對所有民間文化的主人、傳承人做了全面的梳理,實行了一個保護的制度。我們十年的成績不小,我們還是一個文化大國,我們有一個充分的文化自覺。我跟那麼多的西方學者打交道,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國家做了這樣大的規模。但是我們的問題非常多。可能有人說,馮驥才你是作家、藝術家,你是知識分子,你是理想主義者、完美主義者,但是我們的生活怎麼不追求理想和完美呢?尤其先人給我們留下的文化。
  [馮驥才]:
  非遺法公佈了最起碼3年以上的時間了,誰見過媒體公佈了一例執行非遺法的案例?沒有,沒有人執行,誰執行?這麼多文化處於瀕危狀態,受到破壞,沒有執行的案例,坦率來說,一紙空文,全國人大審批了,沒有執行的,就是一紙空文。那麼,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我們國家級1216項已經確定了,日本、韓國每一項“無形文化財”和“人間國寶”,後面都是一批專家保護它,幫助傳承人。我們的非遺80%以上沒有專家保護的,我們的藝人沒有科學支持、沒有保護,而且只有開發。我是最反對對文化用“開發”這個詞的,野蠻的詞彙,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對自己的文化遺產用“開發”這個詞,聯合國用的是“利用”,香港和臺灣用的是“活化”這個詞,我也贊同。開發的目的是為了經濟,不是為了精神、文化的傳承。所以,我覺得這是第二個問題。還有就是沒有監督機制,誰監督?既然是國家的文化遺產,已經留給了國家一代代傳承,而且是精神的傳承,又列入國家遺產,怎麼不監督?有關政府部門乾什麼去了?所以,我覺得有關政府部門、執行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不作為,是我們文化遺產保護的最大的問題。中央再有決心,沒有人落實是不行的,必須落實、堅決落實。
  [馮驥才]:
  還有就是我們的藝人,雖然有了藝人保護制度,一個藝人可以給1萬元錢。現在和西方、和國外的學者說,每一個傳承藝人給1萬元,他們很羡慕。但是我們只給1萬元,很多1萬元沒有給到手,都到了相關的部門消化掉了。但是最大的問題是這些藝人都到旅游景點賣藝去了,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。他們已經離開了文化原生地,去賣藝了。所以,我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“藝人賣藝”。傳統村落最大的問題,就像錢鐘書先生說的圍城一樣,外部的人恨不得打進去在裡面開發,裡面的人受不了,條件太差了,想出來,造成“空巢化”或者村落“空心化”,這是我們重大的問題。現在傳統村落有200個,我們十年丟失了90萬個村落,這是媒體都知道的事,我說了很多次。我們現在面臨的200多個村落,從前年開始,應該說正經的工作是從去年開始,對這200個村落進行全面的調查,我們現在獲得的1萬多個村落是有歷史信息的,我們要把有重要歷史價值、有豐厚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,還是活態的,或者有民族典型的村落一批一批評下來,現在是1561個村落。這些村落仍然有問題,這些村落批下來以後,儘管還是放在那兒,但是沒有人管,而且沒有經費,沒有監督的標準,沒有保護的標準——實際上審定標準、保護標準、監督標準是一個標準,也沒有村落的發展規劃。中央強調要加大保護力度,中央領導說村落要記得住鄉愁,這是給社會的一個極大的觸動。但是,這些村落的保護沒有經費,也沒有監督機制,就等著它消亡。所以,現在我們已經有了這樣一個可以稱作保護體系的幾個方面,我是喜的,但是後面說的問題,我是憂的,我是憂大於喜,而且憂大大地大於喜。
 
(編輯:SN063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x99zxnq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